“玉凳”图片经舆论曝光后,少有一点收藏常识的人,都可从图片上看其明显的硬伤。比如说所谓的“梳妆台”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臆造的器形,谁见过哪个朝代的“梳妆台”正面有栏杆的,那怎么使用呢?更为可笑的是摆在“梳妆台”上的镜子。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汉代的镜子基本上是平面带钮的青铜镜,后来又有了在平面铜镜一侧加上握柄的镜子。大约在一个世纪以前玻璃镜才开始在我国流行,由于玻璃镜易碎又无法加上握柄,所以就给镜子镶上边,而且安在能够立放的镜架上。不仅如此,“梳妆台”摆着玉镜,这本身就是一个荒唐的臆造,因为玉的光面无法照出人像而不可能用来做梳妆镜子。而且这个无法照人的玉镜又被又安在了只有百十来年才出现的镜架上。所以假的就是假的,它不会因“护假者”的谎言而变真。
就是这种几乎是一眼假的假货,竟然能够以“汉代玉凳”的身份顺利上拍。众所周知北京文物部门对拍卖会的拍品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此等山寨文物为什么能够当成文物珍品给与放行?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现场鉴定专家们的水平或者道德问题。正因为他们对造假方式的无知、对假货的无知,或因他们明知为假,却偏偏为维护个人利益而故意混淆真伪,才能够上演出一幕幕的“鉴假”闹剧。